
- 凝胶注模成型碳化硅陶瓷的烧结和性能
碳化硅陶瓷作为高技术陶瓷材料在工业中的 应用日益广泛。随着异型碳化硅陶瓷部件的需求 量的增长, 其高硬度、 难加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。 为此, 一种能成型近净尺寸的复杂形状且具有足 够强度以进行机械加工的坯体的凝胶注模成型技
杨金龙对碳化硅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技术作了研 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。但是,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, 利用原有的烧结添加剂系统, 如 /0$ ’! , (/9 等在 烧结过程中收缩较大, 变形严重, 给凝胶注模成型
本工作试图选择与 ,-. 反应较弱的 %&$ ’! 和 同时添加适量的 /0$ ’! 作为烧结 ($ ’! 作添加剂, 助剂, 探索制造烧结收缩率低、 性能较好的碳化硅 陶瓷, 以便使碳化硅陶瓷凝胶注模成型技术更加 符合实际使用的要求。 !# 助烧剂组成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由图 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在 /0$ ’! 摩尔 分数小于 $: 时, 烧结过程中没有失重现象甚至 有增 重, 在 /0$ ’! 的 摩 尔 分 数 为 : 时, 增重达 这被认为与以下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*: , 关:
碳化硅陶瓷所具有的强的共价键决定了碳化 硅陶瓷具有高弹性模量、 高强度、 高硬度、 高热导、 低热膨胀、 高抗热震性、 耐磨损和耐腐蚀等一系列 优良性能。碳化硅陶瓷所具备的优良性能使其在 机械、 化工、 能源、 军工等使用环境苛刻的应用领
图 % 是烧结体抗弯强度与 !# $% 含量的关系 曲线。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强度的趋势与致密度的变 化趋势是一致的。在烧结体致密度最大时 ( !# $% 的摩尔分数为 03A ) , 同时具有最高的强度。图 0 作添 是以 !# $% B /# $% B -.# $% C 0: 6 #: 06( D 摩尔) 加剂液相量为 1A (质量分数) 的 ()* 陶瓷坯体在 D134 下烧结 E 后的断口形貌。从图中可以看 出其断裂模式为典型的沿晶断裂。从图 % 所示的 曲线中能够准确的看出, 当 !# $% 摩尔分数大于 03A 时, 使液相与 ()* 颗粒 !# $% 的增加提高了液相活性, D2
(天津大学材料学院高温结构陶瓷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 天津 !#$)
研究发现: 该添加剂系统能有效地降低碳化硅陶瓷的烧结温度, /0$ ’! 的引入提高了液相与碳化硅颗粒 的反应性, 增 加 了 液 相 对 碳 化 硅 颗 粒 的 润 湿 性, 从 而 对 促 进 碳 化 硅 的 烧 结 十 分 有 利。烧 结 温 度 为 时烧结的碳化硅陶瓷具有最佳性能。 123 , /0$ ’! : %&$ ’! : ($ ’! ) *: *41: 5( $ 摩尔)
作者简介: 武卫兵 (7#* 8 ) , 男, 硕士研究生 4 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 4
[0] 温度越高, 反应越剧烈 。这时, 埋料中的 !# $% 以及坯体添加剂中的 !# $% 都会与 ()* 反应生成
()$ 和 *$ 气体。当添加剂中不含 !# $% 或 !# $% , 含量很少时, 埋料反应产生的气体浓度超过坯体 中气体的浓度, 产生的气体就会渗透到坯体中发 生式 (%) 和式 ( 0) 所示的反应, 故烧结过程中坯体 重量反而增重。而当添加剂中的 !# $% 含量较大 时, 坯体中 !# $% 与 ()* 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会因为 浓度高而挥发出来, 造成坯体失重。这说明烧结 而 中造成失重的主要原因是 !# $% 与 ()* 的反应, /# $% 和 -.# $% 与 ()* 的反应较弱。这一点也与 56 他们 78.9:; 等人 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相一致, 认为在高温下 !# $% 与 ()* 反 应, 而 -.# $% , /# $% 与 ()* 的反应很弱, 可忽略不计。由此可以得出, 而在埋料中可适当增 !# $% 在助剂中不宜太多, 加, 对拟制挥发失重有利。
图 # 是 !# $% 在添加剂中的含量与烧结体线 收缩率和致密度的关系曲线。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: 万方数据
研究工作快报 与其它 !# 添加剂系统相比, 降低了烧结温度, 减 少了烧结过程中的失重和烧结收缩率, 更加适用 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型的 !# 坯体的烧结。 () 液相中加入一定量的 $%& ’( 可提高液相 的活性和液相与 !# 颗粒的润湿性, 促进了致密 化, 提高了碳化硅陶瓷的强度。 (!) 改变液相的化学成分能改变液相性质, 选择正真适合的组成可以制得性能较好的 !# 陶瓷。 ( 摩尔) , 液相量 当 $%& ’( : ) 4 5: 64 & 12& ’( : 0& ’( 3 ): 为 6/ (质量分数) 时, 在 65/*, 下, 可获得收缩 率低、 致密度较好和强度较高的 !# 陶瓷。 参考文献
研究工作快报 随着 !# $% 含量的增加, 首先是收缩率增大, 致密 度增加, 随后当 !# $% 含量继续增加时, 尽管坯体 继续收缩, 而致密度却逐步下降。这说明, 添加剂 中加入一定量的 !# $% 能更加进一步降低液相生成 温度, 促进液相生成, 同时又提高了液相与 ()* 的 反应活性以及液相对 ()* 颗粒的润湿性, 促进了
使液相与 !# 颗粒的反应性和润湿性增加, 从而 提高了二相的结合强度, 使烧结体的强度增加。 而当 $%& ’( 摩尔分数大于 )* 时, 坯体中的残留 气孔使烧结体内的缺陷增加, 强度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