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
  • 江西景德镇的“春碗”荣登央视春晚背后故事揭秘!
来源:米乐体育m6官网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0 20:48:55
产品详情

 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,江西省景德镇市的20余名杰出工匠联手打造的陶瓷艺术作品——“春碗”,成为了整场晚会的亮点之一。这一件以其“色彩明快鲜艳,洋溢着传统春节喜庆氛围”的陶瓷作品,引世人瞩目,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。为此,本报记者专访了“春碗”的设计和制作负责人,一同探讨这件传承了数百年工艺的陶瓷佳作,从初始构思到最终完成的背后故事。

  这件“春碗”的设计和制作的步骤早在2024年的冬天就已开始。在2024年12月6日,景德镇市委、市政府向数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、高校及陶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发出了“春碗”的创作动员令,着手制作这一象征着春节的艺术作品。

  “春碗”的设计者汪浩表示,他们的目标是借助“春碗”来展现春节的民间传统文化,同时赞颂和庆祝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“春节”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时刻。他说道:“我们用特色鲜明的陶瓷语言表达对春节申遗成功的祝贺。”

  在设计过程中,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汪浩副教授牵头的团队与时间赛跑,仅用5天时间便制作出了30多个不一样的风格的设计的具体方案。最终确定的方案以正德碗为造型,描绘了五个不同书法的“福”字,象征“福临门”的祝福,将“贴窗花”、“舞狮”、“放鞭炮”、“团圆饭”、“看大戏”等春节习俗融入其中,成功体现了春节的喜庆气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  汪浩提到,设计的具体方案的调整过程异常艰辛:“原本我们想把碗口径设计为1.24米,代表‘12月4日’的纪念。但是考虑到大件陶瓷的制作难度,我们最终将口径缩小至1米,以提高成品的烧制成功率。”在创作过程中,他们经历了8次大修改,小组成员们常常加班至凌晨,积极交流设计的细节。

  在设计方案获得确定后,制作工作开始了。制作团队由吴江中带领近20名能工巧匠一起努力,迅速推进项目进程。为确保制作质量,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接力创作方式,而是动物协调,形成“团队合作”的模式,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
  “春碗”的泥坯拉制、雕刻、彩绘等多个工艺环节都经过反复打磨与改进。当天,吴江中和工匠们围绕着陶瓷碗的细节展开密切合作,实时沟通、梳理创作细节,保证每一步都得以完美落地。在绘制内部图案时,画师们必须灵活调整姿势,确保不破坏脆弱的泥坯,经验和技术在此刻显得格外重要。

  1月22日,是“春碗”出窑的喜庆日子。尽管经历了紧张的制作的步骤,吴江中团队依然对成品的成败心存忐忑。“大件陶瓷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破裂或变形,经过数小时的煅烧后,终于见到了完好的成品,我们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”

  “春碗”不单单是一个陶瓷作品,它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,即传播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,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。吴江中表示:“作为景德镇的非遗传承人,我感到无比自豪。‘春碗’将成为连接我们与世界的桥梁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。”

  自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来,“春碗”的名声不断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门传统工艺。近年来,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,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认可。

  春碗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,它不仅仅是春节的象征,更是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体现。通过这次成功的创作,汪浩教授及其团队,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,也让景德镇的手工艺与现代艺术跨越时空的界限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它鼓励着我们继续传承与创新,让文化的影响力在岁月长河中延续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